我家的秘史

我家的秘史
分类:百姓传奇
99
1记得奶奶生前坐在大门边滚叶烟时,自言自语说过一句话,我是没人写,要写,我这辈子也能写出一本书来。那时我正坐在屋檐下的马扎上,咬着笔头为一篇作文急得跳脚。心想,得亏我不会写,会写我也不会写你,哼!我讨厌她就跟她讨厌我一样,我也不知道是哪得罪了她。按照村里所有人和亲戚六眷的看法是,她重男轻女。她的重男轻女表现得明目张胆。出门走亲戚,她的肩膀是我哥的大路,而她却不肯背我走半步。有什么好吃的,也是先紧着我哥,一碗水从来没端平过。为此我母亲还跟她理论过。我母亲说,莺妮子又不是我偷人养汉生出来的,您怎么就这么嫌她。奶奶脸色一暗、身子一旋说,我就嫌她,你能把我怎么地?我母亲顿时胸间作梗。母亲原以为奶奶会喊声冤枉,毕竟孙女儿一天大一天,心太偏了,恐记恨。可她压根就不在乎。经此一闹,她对我更加厌恶了。比方她炒菜,我和哥哥闻香进厨房,哥哥用手在碗里夹菜吃,她就会说,饿了吧?乖乖,饭快好了。换成是我,她就会用锅铲把打我的手,说,一个女孩子家家,像什么话,你饿死鬼投胎吗?还比方在稻场上乘凉,她手里的蒲扇时不时就会很轻柔地扫过我哥的身体,而一旁的我都快要被蚊子给抬走了,在我忍受不住大吵大闹时,她的蒲扇就会“扑扑仆”像擂鼓般打在我身上。那时我们村经常有卖小吃圈巷的,那些货郎每次从我们家门前过就会高声嚷嚷,麻花烧饼咯,麻花烧饼咯!我和哥哥飞出屋。哥哥说要吃,她就从裤兜里拿出手绢细细展开,抽出一角两角钱递给哥哥。我要吃,她就说,问你妈要去。见我看嘴的样子可怜,她才从哥哥手里给我掰下一小块,狠狠塞到我嘴里,说,吃,吃。我从小就没得到过她半句好话,不仅如此她还在亲戚面前四处败我,在大姑家说我好吃懒做,被父母娇成了一屁样;在舅爷爷家说我是猪油和尚,读了两个学前班连二加三等于几都不知道;在姨奶奶家说我脾气大,大人说一句,绞嘴绞翻天。于是逢年过节亲戚们一拢堆,十几张嘴巴就搁我一人身上,说得我伸手手错,伸脚脚错,逼得我倒剪着手,贴着墙根一动也不敢动。而她却在一旁悠然地吧嗒着叶烟,嘴角露出一缕笑容,做出一脸满意状。我哥祝鸽被她的偏袒和溺爱纵容得鬼精鬼精的。一有客人来,他就会迎上前,然后冲外高声喊上一嗓子,莺妮子,快筛茶。碍于情面,我不得不撇下我的伙伴和跳洋房子的瓦片,跑到屋里汗流浃背地找茶杯倒开水。因为被动接受劳动,行动上免不了冲天摔地,情绪上免不了嘟嘴板脸,茶端到客人手里,客人还不领情,他们依然表扬哥哥,说祝鸽到底是大的,待人接物,礼数周到。这算什么呢,他就凭一声喊收买人心,而我做了实事却吃力不讨好。再有客人来,哥哥再喊,我就会高声回一句,要筛你筛,别得了便宜又卖乖。奶奶趁机向客人进言,这妮子就是懒,这要懒在致命的位置上,非懒死不可。我听到了跟没听见似的,批评的话听多了耳朵就油了,再难听的话到了我这里有如东风吹马耳一般。我在上学前班时老师就当众夸我,说,祝莺莺小朋友经得住表扬也受得住批评,是个好孩子。宠辱不惊,别人需要大半辈子的时间才能修成的境界,我打小就练就了。还是先来说说我生活的乡村吧。我所生活的村庄位于鄂西南角处,村名叫腰店子。其实我至今都很羞于向外人说起它的名字。这个仿佛是用脚趾头想出来的村名曾一度令我感到自卑与郁闷。别人一问你哪村的?腰店子村的。腰店子!好奇怪哦,还有叫腰店子的说,是不是还有肺店子胆店子尿水脬店子啊?继而便是一阵哄笑。我这小脸都被这该死的“腰店子”给丢尽了。在我读书学会查字典后,我就立志一定要给腰店子换个叫得出口的名字。我说,叫柳花村、桃花村、桐花村。奶奶纳着鞋底,长长的硬棉线劲鼓鼓地“嗤嗤”作响。她说,叫什么都不如腰店子好,腰店子是现在落魄了,解放前热闹得跟县城一样,长长的一条街,都快通到你们学校门口了,这名字还是你们太公公起的呢!奶奶说,你们太公公给人看完病后回家,经过这里,说是亲眼看到一个金鸡母引一窝金鸡崽“喳喳喳”地叫,你太公公下了兜子走近一看,又什么都没有,回到兜子上再一看,确确实实是一个金鸡母引的一窝鸡崽。太公公什么样的人,走南闯北不知见了几多大世面,认定这是块风水宝地,当即就在此买了一百多石田,修了个医馆,听说是祝先生开的医馆,十里八乡的病人都来这看病,借着医馆的人气,慢后才有了饭馆、肉案、包子铺、裁衣店、纸匠铺、打铁铺、油坊、棺材铺、杂货铺……因了你们太公公的医馆居中,向病人介绍位置的时候就说腰上的店子,于是就腰店子腰店子叫了下来,过去四方走马贩货的人都知道西南角有个叫腰店子的地儿,是有名的当口。我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这丢人现眼的地名跟祖上竟有牵连。我为此感到些小小的骄傲。逢人再问你哪个村的,我说腰店子的。在人笑过之后,我便会不紧不慢的附上我太公公这段公案,直听得那帮小兔崽子们眼睛都定了神。长大后,我一直琢磨,腰店子是不是药店子的谐音,被人给叫讹了。2我们祖上行医,世代的中医,口授心传,不知道传了多少代。听说有一位曾祖做过朝廷的御医,还被赏了顶戴花翎呢,还乡时带了位不知是公主、妃嫔还是宫女的女人到腰店子落了籍。腰店子转鱼台土地那儿有个坟,村人管它叫娘娘坟,都说这娘娘坟里埋的就是我曾祖从京城带来的女人。至今我们村都保留了很多与医药有关的地名。村公路脚下的大堰叫药铺堰,村公路岔开的一条通往我们家的小路叫药渣子路,与药铺堰隔路相望有一口井叫汤药井。据说这口井是我们另一位曾祖挖的,井旁鱼腥草成堆。村人熬药大都取这口井的水,还顺带着揪一把鱼腥草回家,说是清热败火最好了。后来这口井被越传越神,说是这井水熬的药,病不仅好得快而且还断根。奶奶说,那个时候,因了药到病除的医术,祝家不仅救死扶伤,还给人说公了事,威望很高,算得上一方乡绅。你爷爷生前总说,不为良相,就为良医。到了你爸爸手中,他不学医,一本《汤头歌》背了十几天,还是“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这开头两句,你爷爷说你爸爸没学医的天分,就算了,后来供他读书,当老师,照我看当老师没有当医生好。奶奶一直对咱家医术断代深感遗憾。她希望后代中有人能把这个代接下去。哥哥考学时,她坚持哥哥学医,也建议我读卫校,但是我们都志不在此,她连连感叹,后继无人。父亲后来身染沉疴,倒床不起,面对高昂的医疗费用和黑心敛财的庸医时,也深深体会了奶奶的心情,再三叮嘱我跟哥哥,后辈中一定要让一个孩子学医,学中医。父亲美好地认为,中草药乃上天所赐,贱而养人,使病者不必花费许多钱财却能使身体康健,既是上天的德也是医者的德。在村里,奶奶的辈分最高,没有一个人称她为姐啊妹啊的。与奶奶差不多年纪的老人都称她为麦婶娘,晚一辈则称麦先婆,再晚一辈则是麦太太、麦老太太。由此我知道了她的小名叫麦儿。跟她吵架吵输了,我就跑到稻场里大口大口地叫麦儿麦儿。而她则顺手抄起家伙向我砸来,碗啦、茶杯啦、杨杈扫帚啦,有一次,向我飞来的竟是一把椅子,要不是我躲得快,险些就命丧椅脚。她很是混账,不过讨她的光,我和哥哥从娘胎里出来就有人称我们大爹、小爹。母亲说我跟哥哥是村里的儿前辈。奶奶很白很胖,一富态像。奶奶的发式跟村里其他老妪不同。奶奶不像她们蓄发拢结在脑后用簪子挽个揪,那些老人头发脱得厉害,与其说是揪还不如说是打的疙瘩,小气。奶奶头发厚,剪的是如学生头一样的短发,然后用个黑色的软围梳将头发打网似的拢到额顶,头发根根后倒,露出满满一张脸和两只厚耳,干净利落,大气。
快捷导航 首页 联系 合作 sitemap [!---page.stats--]

集库-短视频创作者基地,致力于分享电影解说文案电影解说词电影解说稿抖音电影解说西瓜电影解说快手电影解说文案
短视频剪辑素材,短视频运营教程、变现教程,每天更新,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丰富资源。

Copyright © 2019 集库.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