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温血动物吗?

恐龙是温血动物吗?
分类:未解之谜
133
传统观点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 它们不能控制自己的体温, 天气温暖时身体就温暖,天气寒冷时身体就发冷,而且变得不活跃起来。人们相信恐龙是冷血动物,主要在于从恐龙化石刚被发现的那一天起,就把它当成了爬行动物,而以卵繁殖后代,在陆地上爬行,体温会随着周围的温度而变化,这恰恰是爬行动物的典型特征。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哈佛大学的巴克教授大胆地提出,恐龙很有可能是温血动物。 他的这个观点刚一亮出来,就在古生物学界引起了一场恐龙是不是温血动物的大辩论。巴克教授认为,恐龙看似拙笨,实际上极为敏捷,不是像蛇那样在地面上爬来爬去,而是用四足或两足直立行走。这种运动姿态需要较大的体能来加强新陈代谢,而冷血动物做不到这一点。 反对者却指出,运动姿态与体温并无必然的联系。 某些哺乳动物如针鼹、鼹鼠和海里的鲸鱼、儒艮等,它们都是匍匐前进的,却是温血的。巴克教授发现, 不管是肉食恐龙还是植食恐龙,其食量都相当惊人。 据推断,一头 30 吨重的蜥龙类恐龙,每天能吃掉 1。8 吨重的食物。只有温血动物才会需要这么多食物, 因为它们需要更多的能量。 肉食恐龙也是一样,它们捕杀的动物要比冷血食肉动物多得多,以至于当时食肉恐龙所占比例极低。 反对者却指出,巴克教授的解释过于简单,不能令人信服。巴克教授还注意到, 在恐龙的骨骼构造中保存着被称为哈佛氏管 (输送和沉积钙、磷、铁质的内通道)的多孔结构。哈佛氏管的密集表明供血丰富, 它反映了动物的高代谢功能。 巴克教授由此推测,恐龙属于温血动物。 反对者却指出,爬行动物海龟的骨骼中也有大量的哈佛氏管,它们却是冷血动物。而恒温的哺乳动物蝙蝠,其哈佛氏管却很简单。根据在北极圈内找到了恐龙化石的事实,巴克教授认为,只有真正的温血动物才能生活在寒冷的极区内, 冷血动物在那里是无法生存的。反对者却指出,地质资料表明, 恐龙生存时代的地球气候温暖, 在古北极或南极圈内恐龙照样可以生存, 不一定要用温血动物的观点来解释。温血恐龙的假说出现后, 就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但是它的拥护者们仍然在继续寻找有利于自己观点的新论据。近年来, 美国学者巴瑞克和肖尔斯采用氧同位素分析的方法, 测量了蜥龙类恐龙的骨骼。在形成骨骼时,都有两种氧同位素参加, 而两者之间又有一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值取决于体温的高低。分析结果表明,恐龙确实是温血动物。由于温血恐龙的说法有理有据,因此就连那些最顽固的反对派也逐渐从原来的立场上后退, 承认很可能有一部分恐龙是温血的,另一部分恐龙是冷血的。那么,到底哪些恐龙是温血的,哪些恐龙是冷血的? 它们各自有那些特征呢又是怎样进化的? 现在提这些问题虽然并不早,但目前却还很难下结论。1922 年, 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组织的中亚科学考察团,在蒙古巴音扎克地区发现了一具小型兽脚类恐龙的骨架,它的骨头已经破碎,旁边是一窝原角龙的蛋。古生物学家认为它正在偷吃原角龙的蛋,被原角龙发现了,一脚踩碎了它的脑壳,所以给它取名“窃蛋龙”。 后来,中国-加拿大恐龙发掘队在我国内蒙古地区也发现了一只窃蛋龙趴伏在一窝恐龙蛋上。经过专家们的研究确认,这窝恐龙蛋是兽脚类恐龙的蛋,而不是原角龙的蛋。 他们推测,窃蛋龙就是这窝蛋的主人,它不是偷吃蛋,而是在“孵化”自己的蛋。 这一推测不久便得到了证实。1994 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又在蒙古的南戈壁滩上找到了大量的窃蛋龙化石,其中也有一只正在“孵蛋”, 并且在一枚蛋中还保存着窃蛋龙的胚胎化石,从此窃蛋龙得到了“平反”,恢复了名誉。 如果窃蛋龙确实能孵蛋的话,那么它必须有适宜的体温,像鸟类那样是温血动物。慈母龙的前腿比后腿短,用四条腿走路,跑步时用两条腿,后边拖着一条长尾巴。 慈母龙在下蛋之前,可能用柔软的植物垫在窝底。 雌恐龙每次能生 18 枚至40 枚蛋。 慈母龙母亲可能卧在蛋上保持其温暖,当“她” 需要离开时, 则由其他成年恐龙看护着恐龙蛋。小恐龙出世后,它们的父母会照顾这些小宝宝,并喂给它们食物。 科学家们推测,小慈母龙一直在“家”中生活,一直到它们长到能离开家自己出去寻找食物为止。
快捷导航 首页 联系 合作 sitemap [!---page.stats--]

集库-短视频创作者基地,致力于分享电影解说文案电影解说词电影解说稿抖音电影解说西瓜电影解说快手电影解说文案
短视频剪辑素材,短视频运营教程、变现教程,每天更新,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丰富资源。

Copyright © 2019 集库. All Rights Reserved